中国电动车在国外有多火!中国产“攻陷”巴黎车展,本地车为零

时间:2022-10-27  作者:泰和医药

中国电动车正在席卷全球!

时隔四年,全球五大车展之一的巴黎车展如期举办。在这场以“电动汽车”为重头戏的展会中,中国汽车企业如比亚迪、长城汽车强势登场,成为本场车展的最大亮点之一,引起不少外媒关注。

路透社报道形容:在巴黎举办的车展却很难看到法国制造,中国汽车强势崛起,这成为巴黎车展的“意外话题”。



一、国际汽车版图大变局,欧洲呼吁“觉醒”

此次展会上,中国车企一扫往年的冷清,比亚迪和长城汽车各自拥有1000多平米的展台,展示多款新造车型,参观者络绎不绝。就连一些中小车企也受到关注,YOYO汽车创始人路迪亲自出马,为欧洲观众讲解一款微型电动车。

法国媒体Viralpro评价现场情况:“要么是中国的电动车,要么就不是电动车”。不只巴黎,欧洲气候组织公布最新数据中,2022年上半年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占到欧洲电动市场份额的21%。

出席该展会的马克龙,似乎心情复杂。现场照片显示,他在和现场人员交流时,眉头紧皱,看不到一丝笑容。或许是被抢去了“东道主”的风头,开幕会上他向媒体放言:我们必须觉醒,中国人不会拱手相让。



谁也没有料到,在这场全球新能源汽车竞赛中,中国车企的动作会这么快。今年8月,比亚迪宣布进军瑞典、德国等国,9月公布欧洲线上发布会。中国海关最新数据指出,2022年前八个月中国汽车口量达到191万辆,超越德国成全球第二。

中国加快拥抱海外市场时,欧洲车企巨头也不得不低下头,来到中国投资建厂。宝马集团日前宣布,将在明年年底前完成MINI电动车型的生产线搬迁计划,并于2023年与长城汽车合作投产。



二、海外 “技术围墙”,被国产轻松推倒

过去对中国企业来说,造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国产车崛起于2000年,面对发展了100多年的内燃机,生产一个零件都有可能遭遇专利壁垒。苦不堪言的中国车企,决心丢掉燃油车发展策略。

电动汽车采用全新架构,靠的是电池电机,技术专利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,自然没有后顾之忧。外资还在对自己的“技术围墙”沾沾自喜时,国产车悄然走在了新能源赛道前列。宁德时代、比亚迪早已成为全球电池供应商。



事实证明,随着国产技术崛起,被海外长期压制的国产企业,正逐步突破禁锢。以新兴的健康科技行业为例,这个曾被经济专家预测为“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”,最早由紧握生产技术的日企垄断。彼时国内的延寿市场刚刚起步,日企靠着一家独大,将成品价格抬高到一克过万,消费者不得不为高价买单。

2017年,国产替代逻辑盛行,香港企业“若返”攻克绿色酶生产技术难题,推出中国首家抑衰科技制品。将原本过万的成品价格下调90%,纯度提升99%。失去技术优势的日企,很快就让出了市场。根据公开数据,国产“若返”已拿下国内七成的市场份额。

此前哈佛大学、东京大学等高校数百项研究、临床实验证实,持续补充“若返”核心物质,人体老化指标如骨骼、肌肉、皮肤等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性年轻化。往日高不可攀的抑衰科技,如今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成为中国上亿老年人群的“心头好”。



日企怎么也没想到,积累了多年的技术壁垒,会被中国企业轻松打破。京东资料显示,该品进入国内市场不到一年,细分市场营收达到51亿,远超外企。“原本买一瓶的钱,现在可以拿到二十瓶”。若返过万的评论区中,甚至有消费者一次囤够半年的量,称全家都在吃。

外资妄想用技术堵住中国企业发展的招数,已经不灵了。

三、“夺份额,也要立标杆”

受电动汽车产业拉动,中国车企正加速走出国门。10月初,欧洲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SIXT宣布,将在未来6年时间内采购1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。德国《焦点》周刊将其称为:给德国车企的一记耳光。



德国《焦点》周刊报道截图

显然,中国电动车的崛起在欧洲市场掀起了波澜,传统国际巨头们面对中国企业的入局,自然心有不甘。虽然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,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弯道超车的机会,但不难保证,未来不会再度面临外资的联手打压。

如今的欧洲市场更应是一个练兵场,国产汽车只紧盯市场份额,就不算成功,从长远来看,提升企业强度,更应该是国产车企打磨的另一把“利器”。


©方圆租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
鲁ICP备2022032522号

技术支持:聚辉科技